

很多胆结石患者选择就医时,往往已经出现明显症状,此时结石大多已对胆囊造成损伤,甚至更有患者直接到了切胆的地步。
因此,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保胆培训基地副主任(四川)、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陈红春主任提醒:想提高保胆取石的成功率,一定要抓住胆结石给出的3个“黄金时机”,别等到不可逆再后悔。

并非所有胆结石都会引发剧烈胆绞痛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50%-70%的胆结石患者,早期要么没症状,要么症状极轻微,很容易被忽视。

但正是这种“不显眼”的信号,藏着保胆的第一个机会:出现这些轻微不适时,及时去做肝胆系彩超,就能尽早排查是否为胆结石。
若结石还没达到手术指征,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、规律作息,通过对症调理控制结石生长;同时定期随访,实时跟踪结石大小、位置变化,避免它在体内“悄悄变大” 而不自知。
不少人查出胆结石后,因为没达到手术指征,就觉得 “不用管,反正不影响生活”。但陈红春主任强调,这个阶段恰恰是“养胆囊、防恶化”的关键,必须做好3件事:
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,别暴饮暴食;饮食上荤素搭配、营养均衡,多吃易消化的蔬果,尽量避开高油脂、高胆固醇、高糖食物,少碰辛辣刺激的饮食;日常注意劳逸结合、规律作息。 若偶尔出现腹痛、腹胀,别自己随便吃“胃药”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症药物,或通过静脉输液缓解症状。及时处理能避免炎症加重,减少对胆囊功能的损伤。 每半年进行一次肝胆彩超复查,以便实时监测胆囊结石的病情变化。例如结石有无增大,胆囊大小及胆囊壁厚度有无变化,胆囊炎症发展变化等。
很多人在发现胆囊结石后,都会抱着“如果结石不痛就不管,痛得厉害了,就先吃点药、输液打针,先忍一忍、抗一抗再说”的心态,殊不知,这种做法会极大地危害胆囊功能和我们的身体健康。

尤其是已经成形的胆结石,哪怕毫无症状,只要达到手术指征,都建议及时处理,别等胆囊功能彻底丧失,再想保胆就晚了。
最后,陈红春主任呼吁:对于有保胆取石意愿的患者,建议优先选择经脐隐瘢痕保胆取石术。这种手术能在取尽结石的同时,完整保留有功能的胆囊;而且只需在肚脐眼处建立一个微通道,创伤极小,恢复后腹部几乎看不到疤痕,对生活影响也小。
四川结石病医院以微创保胆保肾取石为特色,自2010年建院以来,为来自全国各地数万例结石患者提供诊疗服务,年均结石手术量居国内前列,各科室综合水平受到业内高度认可和社会广泛好评... [详情]
